找到相关内容5231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永明大师绝待圆融的佛教思想文化与启示

    践行,始终贯穿着《华严经》绝待圆融的思想理念,使吴越佛教文化在兴教、治国、安民上贡献卓著,影响深远。绝待圆融是佛菩萨的思想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吾一介生死凡夫,何敢妄谈?然只从凡夫的层面,从可思可议的视角来论绝待圆融的思想,这虽仍是凡夫之境界,但不失与佛教的境界靠近了一步。喻如在无明地牢里,从墙孔中穿透近来的一线光明,虽不是太阳之全貌,亦不离于太阳之本体。兹将永明大师绝待圆融思想理念的饯行略述四点...

    高柏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941454.html
  • 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天台宗的意识万花筒

    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天台宗的意识万花筒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了生死”,这需要“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磐”这一艰巨的修行过程。众生们沉溺于烦恼生死苦海的原因在于对“人我”、“法我”的执着...就是“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  一念三千的念,就是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念头。这个小小的“念”可以贯穿唯识学的心法、色法和心所有法,也可以贯通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这个小小的“念”,在《起信论》中,一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5373727.html
  • 圆融无碍的华严“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读后

    圆融无碍的华严“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读后  陈长文  华严经号称经王,其旨趣幽深二目诠无尽,不但可以涵盖  一切经典的意趣,一切经典的意趣,而且更具有丰富而高深的哲学义理作基础 更能令人激赏不已。...境地。修行至此,菩萨为了慈悲救济五浊恶世中的众生,故将前面所修的解行回向真证,回真向俗,回智向悲,广益自他,合悲愿弥博,使真俗圆融,令悲智不二,故须修“十迥向法门”。自十住位发展至十回向位,一切...

    陈长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5766997.html
  • “四分五周因果”与“三圣圆融

      “四分五周因果”与“三圣圆融   弘安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澄观法师用四分五周因果科判《华严经》及其原因与传承;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说明普贤与文殊为上首的原因,进而论述为何只有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称为“华严三圣”及他们之间的圆融关系。本文认为,华严三圣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较漫长、复杂的过程,是佛教已经中国化的证明,是隋唐...

    弘安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80094127.html
  • 华严宗的法界圆融思想和 21 世纪的文明

    人类的友善、慈爱、同情、互助、宽容、乐观、进取的精神,共同创造新世纪的文明?对此,社会各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应当强调,在这方面佛教是大有可为的。 这里仅对华严宗的法界缘起圆融思想进行...教理论论述,证明在一切佛教经论中唯有《华严经》的义理最高深圆满,是〞一乘圆教〞,从而表明以《华严经》为依据的华严宗在各个佛教宗派中也最优越;又通过对〞法界〞缘起无尽和圆融理论的论述,为华严宗的把佛与众生...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1843121.html
  • “佛国的微笑”陶宏油画艺术展 追求圆融完满之境

    了最难以表现,也最要求体现功力的佛像。佛的那种万物一体之慈爱、圆融完满之形貌、寂静清净之境界,既令他心醉神迷,也使他诚惶诚恐。 陶宏早年修学于中央美院,以人物为创作方向,绘画语言以古典风格为主,...由此促进其在未来的创作中可以更无障碍地融合两者的精髓,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圆融完满的佛像艺术作品。...

    佚名

    |佛像|佛国微笑|油画|佛教艺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4484483849.html
  • 缅怀法祖老和尚 圆融世出世间法——纪念常惺法师

    缅怀法祖老和尚 圆融世出世间法——纪念常惺法师——纪念常惺法师诞辰110周年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圆融,集中反映在“人间佛教”思想的倡导与实践,而“人间佛教”在当今国际佛教界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积学之士,还发心接编太虚大师主办的佛教月刊《海潮音》杂志达三年之久。  民国20年(1930)后,常公担任中国佛教会秘书长,太虚与圆瑛均为佛教会的领导,却又是显明的两大派系,常公周璇之间,圆融二老风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0350721.html
  • 即心即佛的人生智慧与心国共治的智慧圆融

    即心即佛的人生智慧与心国共治的智慧圆融  刘泽亮  禅宗的人间性是在融通印度心性论与中国本土思想的过程中转生出来的。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现实社会,则是其人间性品格的重要体现。要之,禅宗智慧是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浓缩,人间佛教是禅宗智慧的现实落实。禅宗即心即佛的人生智慧在心国共治的智慧圆融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对当下思考禅佛教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禅宗的人间性晶格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1865340.html
  • 惟贤法师: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1990年10月23日中日第三次佛教学术交流会——   惟贤法师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诚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3468759.html
  • 元晓“和诤”理论与义天“圆融”思想

    而且深远的影响,而韩国化了的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又反过来促进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本文拟就新罗元晓的“和诤”理论与义天的“圆融”思想来探讨中韩传统思想的密切关系。   元晓(617-686)幼年出家入...。义天回国后,在大力宣扬华严义理的同时,又开创了海东天台宗。寂后册为“国师”,定谥“大觉”。义天继承和发展了元晓的“和诤”理论,以“圆融”为其学说的突出特点。   元晓的佛学思想不仅在韩国有崇高的地位...

    魏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641523.html